《合同法》精品课程简介
一、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以讲授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又注重合同法具体制度及其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员工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员工了解合同法的产生和我国合同法立法概况及特点;熟悉合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理解合同法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合同法学基本概念和含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法规的运用。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和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法中规定的14种有名合同,即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
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步骤与措施
1、修订和完善教学资料。
对原有大纲、教材、教学模式重新进行了审视和评估,并做出了适应员工创新和信息化教学的调整,注重实践性。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推理、完整性和实践性,体现了合同法知识的更新。
2、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显著特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合理分配,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学时,改变以往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的透彻讲解、案例的深入分析,增强员工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通过学习,让员工学会写合同,看合同并会解决合同纠份。
3、探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实施信息化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并培养员工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以提高员工的课堂学习效率,一方面,本课程建设十分重视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改革,制作电子教案,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学方式上采取教师讲解、员工讨论、专题讲座、个案教学等多种方式。
4、积极开展经验交流。
通过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和课程建设交流会,对建设中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对教学中的体会进行交流。同时,结合教学检查,与会人员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讲,目的是全面提高各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的建设质量。
5、认真搞好合同法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主要内容有:电子教案、电子资料库、电子题库等教学资源。目前已经完成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合同法案例库建设,并收集了有关合同法案例的庭审录像。